首页

sm 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03:08:17 作者:说川话、学变脸 中瑞混血女孩冀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浏览量:31870

  中新社成都5月25日电 题:说川话、学变脸 中瑞混血女孩冀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

  作者 王利文

  “我吃火锅必点毛肚、鹅肠和黄喉,油碟加蒜蓉、香菜、折耳根和小米辣才够味儿!”端坐在“成都味”十足的竹椅上,14岁的贺思蕊有着一张“洋娃娃”面孔,嘴里蹦出的却是地道川菜“行话”。这种奇妙的反差,让千万网友记住了这个会说四川话的混血女孩。

  贺思蕊出生在中国四川,她的妈妈是四川广安人,爸爸是瑞典人。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传播,她和家人自2017年接触短视频至今,全网粉丝累计约500万,部分视频播放量高达上亿次。

5月11日,四川成都,贺思蕊在家中练习川剧变脸。王利文 摄

  贺思蕊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。“我第一次看到川剧变脸就被吸引住了,下决心一定要学会。”回忆起9岁时初次邂逅变脸的场景,女孩眼中仍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此后的三四年间,她从基本功练起,如今已能熟练地进行变脸表演,一招一式有模有样。

  不仅如此,贺思蕊还踏上了武术学习之路。“武术特别酷,不仅能强身健体,还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。”尽管她才刚刚起步,却进步迅速,“之前学变脸打下的基础对练习武术很有帮助,它们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专注的精神”。

5月11日,四川成都,贺思蕊(右)与妈妈在家中做手工。王利文 摄

  贺思蕊的妈妈贺女士透露,每年寒暑假,女儿都会跟随家人来到广安农村。烤红薯时,鼻尖沾满炭灰;杀年猪时,她勇敢上前围观;会跟着外公去捡鸡蛋、在田里采菜,甚至用红薯藤给自己做耳环……这些充满“烟火气”的农村生活场景被拍摄成视频发布后,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。

  “很多网友表示,看到思蕊就想起自己的童年。我们也想借此机会,向大家展示中国新农村的形象。”贺女士坦言,记录的初衷是见证孩子成长,没想到网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。这些视频被贺思蕊父亲传到海外平台后,更有外国网友留言:重新认识了中国农村生活,这里充满生命力。

5月11日,四川成都,贺思蕊(右)和妈妈正在拍摄视频。王利文 摄

  贺思蕊曾在视频里用四川话认真介绍道:“我是正宗的四川人,我的家乡广安有美丽的华蓥山,还有好吃的龙安柚和皮蛋。”

  在贺思蕊看来,拍摄短视频不仅是记录生活的方式,也是释放学习压力的途径,这段经历让她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更加坚定。未来,她计划继续在日常生活和练习中挖掘素材,“成为一名文化传播大使,把四川以及中国文化带向全世界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西靖西:“树上蔬菜”冒新芽 “椿”意盎然助增收

杨丁洪介绍,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为主要表现形式,伴以板、锣等乐器,其演奏法有击鼓心、敲鼓边、顶鼓帮、磨鼓钉、搓鼓槌、碰鼓槌、磕鼓环、蹭鼓皮、滚鼓槌和打鼓架等10余种。

申城市中心可爬山了!上海双子山9月19日开放登山预约通道

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”,过去的扎西曲登籍籍无名,藏戏“藏在深闺”,了解的人不多。因为游客较少、资金短缺,村民们大多外出打工,藏戏队只有10多名队员。藏戏队队长尼玛次仁从16岁开始学藏戏,为了维持藏戏队的运营,他曾一度去拉萨卖唱赚取经费。

特朗普宾州竞选集会因疑似“枪声”中断

“单板滑雪的雪感非常重要,年龄越小接触越好。”黄海宏透露,苏翊鸣、周苡竹和“20班”的成长经历让他对这一项目有了更深的认识,“根据项目特点,单板滑雪要从更早的时候开始让孩子们接触、参与,同时我们要尝试突破传统竞技体育培养方式,期待社会和更多家庭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”。他坦言,“十四冬”结束后,计划选拔一批年龄更小的孩子,“真正从娃娃抓起”。

“坦洋工夫”新茶事 百年茶香飘四海

据悉,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。至2009年,先后历经10次考古发掘,累计发掘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,这里是福建史前遗址中发掘面积最大、成果最丰硕的遗址。2021年,昙石山遗址入选“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。

浙江温岭一重型货车与小型轿车发生碰撞,致2死1伤

本届运动会云南省代表团秘书长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正洪介绍,本届运动会云南共组织464人的代表团,参加18个竞赛项目和7个表演项目比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